原本就看好修路计划前景的商人们纷纷入场,他们挥舞着银票,眼睛紧紧盯着行情板。
一些嗅觉敏锐的小商户也加入其中,希望能分一杯羹。
股价如同离弦之箭,一路飙升。
突然,一则消息传来,说北方前线战事吃紧,可能影响修路进度。
股价瞬间急转直下,交易大厅里哀鸿遍野。
但很快,又有消息证实是谣言。股价再次反弹,而且涨势更猛。
最终,在一片欢呼声中,修路公司股票收盘价大幅上扬。
这场上市盛况不仅让众多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也为修路计划筹集到了更多资金,让人们对解决前线粮草运输难题充满了期待。
三个月后的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从南昌到武昌的官道上,一支三轮车队正缓缓前行。这支车队由梁五记带领,他们押送着一批珍贵的货物——玻璃镜,正朝着武昌城前进。
车队的车头处,一面鲜艳的三角旗迎风飘扬,上面赫然写着“永兴筑路”四个大字。
这面旗帜不是车队的标志,而是他们竖起的筑路宣传旗,商队每到一处,都要宣传绿水书院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筑路。
而在旗帜下方,一台留声机被牢牢地绑在车头上,正播放着悠扬的粤剧《帝女花》,这是今年最新研究突破推出的留声机,绿水书院声音研究院出品。
那婉转的唱腔和悦耳的旋律,仿佛为这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道路两旁,一群身着工装的筑路员们正蹲在路边休息。
他们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疲惫,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些筑路员们胸前都佩戴着一块胸牌,上面清晰地印着“股票代码oo23”。
这不仅是他们身份的象征,更代表着他们对这份工作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期望。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铃声传来,“让让!让让!”原来是一位骑自行车的邮差疾驰而过。
他的车后座上绑着一个装满鸡苗的筐子,筐子上还贴着“胡记农牧场”的标签。
邮差一边摇着铜铃,一边大声呼喊,提醒路人避让。
这一幕幕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那个时代独特的风貌和人们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青海湖畔,胡有财正在麦田里安装风力提水机。
风车叶片转动的阴影掠过他脸上的刀疤,惊起偷食的斑头雁。
"这玩意比劫道有意思吧?"他踹了脚呆的山匪俘虏,"去把三号大棚的蚯蚓肥翻了!"
山匪俘虏嘟囔着去干活,胡有财看着忙碌的生产兵团,心中盘算着扩大规模。
这时,一名士兵跑来报告:“胡大人,又有一批罗刹俘虏押过来了。”
胡有财眼睛一亮,这可是现成的劳动力。
他快步走到俘虏队伍前,看着这些身材高大的罗刹人,心中有了主意。
“你们听好了,只要乖乖干活,就有饭吃,要是敢耍花样,可没你们好果子吃。”胡有财大声说道。
罗刹俘虏们虽然一脸不情愿,但在饥饿和威胁下,也只能乖乖点头。
胡有财把罗刹俘虏分配到各个生产兵团,让他们和山匪俘虏一起劳作。
一开始,罗刹俘虏们干活总是磨磨蹭蹭,还时不时地搞些小破坏。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现只要认真干活,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得到一些小奖励,比如一块糖或者一件旧衣服。
慢慢地,他们也开始认真劳作起来。
。他们挥舞着锄头,翻耕着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
而那些罗刹俘虏和山匪俘虏也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为这片土地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