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衙门又要有所动作了。
在外等候消息的民众,心中顿时一凛。
大概半个多时辰之后,这条重要信息便在人群中传播开来。
大明直隶总督衙门颁布法令,自今天起,所有属于直隶省辖下的县镇百姓,皆需依照土地面积缴纳相应税款,以此代替以往按照季节征收粮食的传统做法。
朝廷取消一切形式的强制劳役,需通过支付工薪来雇佣劳工。
夏秋两季征税时,百姓都要预先计算所需金额,并交付给本地税署,然后再由官方统一送往京师入库房管理。
这份经由郑明旭审定签字下的政令,迅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从大明实施摊丁入亩以来,随着财税局的成立,各级地方朝廷对于当地财税收支控制能力,逐渐削弱。
商业活动及个人所得税,由专业税务队伍监管收取。
将实物转换为按田地大小评估费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
地方官员失去了通过运送物资入宫换取好处的额外收益。
一时间,各处府邸之内充斥着不满情绪。
尤其是那些收入较低,依赖此类补贴生活的官员,更是怨言不断。
起初,仅为了支持族长反对新政的,也开始自行策划反对郑明旭的新规。
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因担心失去剥削下层劳动力的机会,也加入了抵抗。
一时之间,整个直隶道的官员们,对直隶总督衙门以及郑明旭充满了不满。
倘若不是惧怕朝廷律法,恐怕郑明旭家大门都要被污物覆盖了。
然而,百姓们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
无论是上交粮食还是银子,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本质不同,只是稍微有些不便罢了。
不再需要无偿为官府劳作,更是让一些人高呼郑明旭是一位公正的好官。
这些质朴的乡民或许并未想到,银子也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盘剥工具。
况且地方官员的品行,也难以令人信赖。
不久之后,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根据郑明旭的命令,今后直隶18府所有税收都将折算成货币。但问题是,农民哪里来的钱?”
苏州,城南一座靠近太湖的别院里。
园中聚集着一群来自四面八方在此谋生的商人们。
其中一人率先话,情绪激动。
另一个人好奇地追问:“的确农民没钱,那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突然他恍然大悟,眼神中闪过了亮光。
“没错。农民手里没银子,但我们手中可是堆积如山的钱财,多得都快要霉了。”
一名身材臃肿的商人敲打着桌子嚷嚷道。
“他们只有谷物,我们拥有货币。大明征收赋税,这意味着,农民将被迫把粮食卖给我们换取现钞,而那时价格如何设定,便全由我们说了算。”
先揭示这个征银制度问题的人,得意洋洋地笑起来。
紧接着,只见某个人猛地起身,做出离去的姿态。
“今年秋收马上要开始了。各位,我先行一步。”
说完这句话后,他便不理会旁观者的惊讶神色,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