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才智与能力,我心中自有定数。”
“将来必当重用先生,使先生名留青史,不负满腹经纶。”
此刻自然要趁机拉拢杨士奇这位谋士,给他描绘锦绣前程。
不曾想,杨士奇面上并无喜色。
反而敛去笑意,神情庄重,语重心长地道:“殿下且莫过早欣喜,往后恐怕您肩上的责任会更加沉重。”
朱允熥听罢一愣,急忙追问:“难道又出了什么变故?”
杨士奇轻叹一声,原本喜悦的神色转为忧虑,徐徐道:“闻知殿下遇刺昏迷,圣上悲愤交加,竟也晕厥了过去。”
什么?
朱允熥大惊失色。
洪武帝已年迈,身体本就虚弱。
照理说,他还该有几年光景。
但自己的到来或许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改变了原本的时间线。
今日朝堂之上,洪武帝因朱标的缘故情绪激动,泪流满面。
随后又因朱允熥的激怒,情绪高涨。
最后又异常喜悦。
毕竟年事已高,又患有旧疾。
这般剧烈的情绪波动,他的身体怎能承受?
更何况在欣喜之后突然得知朱允熥遇刺昏迷的消息……
难怪洪武帝会当场昏厥。
说不定因此加速了他的寿限,这并非不可能。
若真是如此,局势堪忧。
眼下的朱允熥,在朝廷中的根基尚浅。
还未及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
迄今为止的所有布局,不过是纸上谈兵。
虽则大部分武将勋贵表面上支持他,但这仅出于利益驱使,并非真心归附。
文臣更是不必提了。
至于秦王、晋王、燕王以及其他封地的诸王,又有谁真正认可他呢?
而且,诸王皆握强兵。
尤其秦王、晋王、燕王三人。
即便有武将功臣制约,一旦冲突爆发,局势也非他一人所能掌控。
此时,太祖绝不能出事啊!
“所幸,经太医抢救,圣上很快苏醒。”
杨士奇此言一出,朱允熥顿时宽慰许多。
没事就好!
有太祖在,无人敢轻举妄动。
谁动谁亡!
只需几年准备,万事皆可掌控,不论文官集团、武将勋贵还是塞外藩王,尽可如尘埃般消散。
“圣上醒来后,一直念叨着要去吴王府探望殿下。”
“只是太医称圣上昨夜未眠,本就虚弱,今日又连连劳顿。”
“先是悲喜交加,后又喜极而悲,必须卧床静养,绝不能再有所行动。”
众人合力劝阻,这才勉强留住了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