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白不得不痛斥旧社会的黑暗。
确实太黑暗了。
他没有支付任何‘工资’,只是给了百姓应得的奖励。
因为煤炭来自自己的矿产,没有花费任何成本,至于搬运工作,全由工人自己完成。
如果放在现代,这种情况无疑是剥削百姓的血汗。
即便如此。
他手下的千名工人却对他心存感激,甚至称他为大清官。
他现在已经是相当程度地压榨当地百姓了,但与官府对百姓的剥削相比,反而显得仁慈和善良。
因为在官府眼里,百姓根本不算人,只是可以随意压榨到死的牲畜。
人命比草还贱。
人力更是毫无价值。
这些百姓在他的手下做工,不仅管饭,而且真的会付钱。
而且干得多,产出多,得到的钱也多。
正因为如此。
京都的盐业现在干劲十足。
这让夏白感到惭愧,同时也愈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坐在椅子上,夏白闭目养神了一会儿,把几份‘契书’放在了桌上。
这就是他今天的工作成果。
这时。
黑娃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
夏白站起身,接过热水,舒服地擦了擦脸,指着桌上的‘契书’说道:“黑娃,把这些‘契书’送到方墨那里,告诉他,从今以后每月十五日,给这几家饭馆送盐过去。”
“他们可是我们的大客户。”
黑娃点点头,把几份‘契书’塞进怀里,随即疑惑地问道:“夏大哥,我们的盐不是已经很便宜了吗?为什么夏大哥还要亲自去谈?别的盐商也没见过主动供盐的。”
黑娃感到非常困惑。
这段时日以来,夏白奔波在外,所拜访之处尽是各色饭馆。
京都盐业的盐价已是最低,这些饭馆怎会不来采购?
何必再多此一举呢?
夏白闻言一笑,“话虽如此,可你得明白一点,主动才能有所延续。”
“若你不主动出击,这些人未必会选择咱们的盐。而且这些可是大客户,我卖的都是精细盐,每斤价格在五十文以上。”
“这短短几日,我已经谈成了几十笔交易。”
“月供应量达到数千斤。”
“仅一个月的利润便超百两银子。”
“应天府身为大明朝的都城,乃当今世上最繁华之地,富人众多。”
“若不主动争取,固然可能会有客人登门求购,但若你主动揽客,则能迅速吸引生意,并快速掌控整个应天府的食盐供应。”
“这不是很好吗?”
“眼下,应天府稍具规模的餐馆与店铺大多已选择采购我们的食盐,每月销量已突破万斤,其中不乏高价盐。”
“对普通百姓而言,京都盐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但他们的荷包并不宽裕。”
“用盐时格外节俭,许多交易都是一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