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们觉得影响不大,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此刀如此设计自有其道理,其重心恰到好处,无论是骑战还是步战都非常适宜。
弯刀在命中躯干时,刀刃会有一个向下切入的过程,既省力又能对躯干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优秀的骑兵根本不用挥刀猛砍,只需轻轻一划便能让敌人毙命。
但如果在打造时重心偏离,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看到两位匠头的反应,杜寒意识到需要给他们上一课。
身为匠头若缺乏一丝严谨的态度,对后续的发展绝非好事。
杜寒眉头微皱,许铁匠察觉到了上司的不满,急忙低头答道:“属下定会严加督导,绝不敢有丝毫差池。”
杜寒冷冷扫视着两人:“你俩听好了!不管是打造何种器具,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操作,模具需完全一致,力求将误差降至最低。
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生死存亡!”话语间没有半分留情。
许铁匠与刘汉听得额头冒汗,连忙站起请罪。
杜寒摆手示意他们坐下:“兵器尺寸统一绝非小节。
过去你们未注意,也不能全怪你们,整个大明皆是如此。”
他环顾四周,神色稍显温和:“你们须牢记,我们的火器远胜大明那些粗糙之物。
大明的所谓大炮,不过是一根铁管罢了。
而我们制作的大炮,组装起来需要多少部件?若坏了个轮子,这炮还能用吗?若是两辆炮车各损一个轮子,能拼凑成一门可用的大炮吗?”
“我懂了,百户的意思是要让所有火器的零件尽量尺寸一致,可替换使用。
即便某个部件损坏,也能从其他火器上拆卸来凑合出可用之物。”
这次率先领悟的是杨林青,一番解说后,众人豁然开朗。
“正是如此。”杜寒满意点头,“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你们都造过鸟铳,深知大明的鸟铳口径五花八门,难以统一。
若口径一致,就能大批量生产同口径弹药,无需担忧匹配问题。”
众人听取讲解后纷纷发表见解,逐渐意识到统一规格的优势。
杜寒趁机引入了一个新概念——标准化生产。
尽管深知这个时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几乎不可能,但在部分容差要求宽松的领域推行标准化还是可行的。
一场关于弯刀的小插曲结束后,杜寒进入了今日的重点环节。
这是一份极为详尽的图纸,除整体轮廓外,每个零件均独立绘制,看似简单却不乏精细。
为便于理解,杜寒未用比例尺,而是直接在一张大白纸上勾勒出全比例图样。
众人看到,那是一柄造型独特的短铳,因其长度不及常规鸟铳,故名铳而非鸟铳,按杜寒新定的标准,约莫一米长。
铳上虽有类似鸟铳的击锤,但更为纤细,击锤顶端不像鸟铳般复杂圆润,而是一个简单的圆形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