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何至于此”
崔武距离不算太远,捋了捋胡子“此时非常,正是要儿郎们震慑宵小之徒。”
王安石摇摇头,不再言语,崔武澹澹一笑,场面一时间冷下来。
不多时,文武官员们陆陆续续低头进殿,空旷的大殿里充满了提提踏踏的脚步声。
今日不同与往昔,早早就有人立在殿中央,身着丧服,背对众人,正是深宫中的原摄政,太皇太后刘娥。
众位大臣神色不变,也没人说这不合礼仪,早在门口,看到几位大佬一齐串联,又经历外边军士明目张胆的威胁,各位大大小小的官员就知道今日有大事生,早就闷头做了鸵鸟,谁还在这小事上牢骚。
各人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行礼之后默然,一时间殿内针落可闻。
“诸卿可知,皇帝已经御龙归天了。”
太皇太后转过身来,一脸悲痛,沙哑着嗓音说到。
下面传来一阵哭嚎声,就连几位大佬也抹了抹眼泪,片刻后,又转为静默。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不过没人在意,知道此事的大佬,也不求有多大势力,明面上能回护下太子一派就可。
王守仁在仙家与官员中名望极高,若能得其支持,再加上先前联络的几家重臣,此事也就十拿九稳了。
张嫣本在犹豫,耳边微弱的传来一声“准”。
太后心下了然,这是淑妃同意了辅的提议。
张太后点了点头“此议甚好,当下事乱,辅带领百官多费心了。”
“微臣晓得。”王辅一拱手,不吭不卑,退回队列里。
这下主要的事算是有个结果了,有如谢安似的不满的,辅和太后都同意了,没有给其他人插嘴的机会,也没办法。
诸位重臣由辅带领,支持燕王继位,在亲政之前,由皇后与淑妃摄政,这下谁的利益都多少照顾了点,也算是一个暂行的法子,之后的利益还是要自己在摄政时期各凭本事。
谢安暗骂一声,自家在此事中出面太少,获利也不够,心有不甘,刚想说些什么,突然看到王安石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明摆着让自己消停下来,谢安硬生生的把话又咽了回去。
王谢两家世代交好,王家家主王导更是与自己莫逆之交,这王相公虽然是小辈,还是偏的不能再偏的分家庶子,但才能是没话说,能以寒门踏入官场,做出事业后再回王家族谱,也是个狠人,况且性子执拗,九条龙鲸都拉不回来,自己还是稳当一点。
谢安打消了自己的小心思,冷眼旁观起来,看诸臣绞尽脑汁上台表演。
新帝践极已定,有人提议诸臣去吊唁先帝,太后同意了,但只允许五品以上的官员随行,之后便是准备燕王的登基大典了,这还是得又几天时间。
先帝的祭奠之事还是要有人负责,这也是一件声望之事,但与准备新帝的登基典礼比起来就差了不止一筹,朝堂上派别冗杂,各家斗来争去,偶尔也有大佬下场,轻飘飘一句话锁定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