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圣明,定能洞察臣之忠心与赤诚。臣于饶安,翘以盼陛下旨意,时刻准备为齐国效犬马之劳。
臣景程敬上
写完信,景程仔细吹干墨迹,将信小心折叠,装入信封,准备差人尽快送往临淄。
他深知,这封信不仅是对大王的回应,更是自己对齐国未来的一份承诺与担当。
信被连夜送走,景程心里很有把握,齐宣王大概会同意他的所有意见,不会有一点的拒绝。
第2天早上大队人马开拔,继续前进,回程比较轻松,平均度也不是太快,还挺惬意的。
时光匆匆,三日之后,回信如期而至。
当时正值午后,景程还有匡章,骑在马上并肩而行,然后心就到了。
景程展开信笺,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正是齐宣王的亲笔。
信中,大王不仅答应了景程所提的条件,还言辞恳切地嘱咐他务必爱惜身体,字里行间透着关怀。
看完信,景程心中满是感动,对齐宣王的知遇之恩愈铭记于心。
把信交给匡章,景程知道,分别的时候到了这个事儿,对师兄也应该有一个交代。
匡章很快就看完了信,当下一脸关切地说道:“师弟,你要带着大批战俘回饶安,这一路上恐怕多有不便,我再送送你吧,你带的人手怕是不够。”
景程微微一笑,说道:“师兄,多谢你的好意。我已经联系了程广,他得知消息后,即刻带大军赶来,想必不久就会到达。”
匡章还是有些担忧:“即便程广带兵前来,可这一路押送战俘,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景程拍了拍匡章的肩膀,自信地说道:“师兄放心,我手上还有5ooo精锐。完全没有问题的!”
景程说的是实话,他确实要把5ooo精锐带回到饶安去,这其中1ooo人是景程从饶安带过来的,另外4ooo人虽说对外称是从战场退下来的伤兵和老兵,要解甲归田安排到饶安养老,但实际上他们都是精锐。这些人年纪最大不过35岁,所受的伤也不重,到了饶安,可都是能堪大用的。
匡章听闻,不禁点头称赞:“师弟考虑得如此周全,倒是为兄多虑了。只是这一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这……”
景程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他知道,这一别再相见,就得很多年之后了。
正说着,前方突然烟尘四起,马蹄声滚滚而来。一名斥候匆忙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道:“景程将军,匡章将军,程广将军带大军到了!”
景程与匡章对视一眼,知道分别的时刻已到。匡章紧紧握住景程的手,说道:“师弟,此去饶安路途遥远,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到了地方,记得给我传个信儿,让我放心。”
景程眼眶微微泛红,说道:“师兄,你也是。在朝堂之上,诸多事务还需你多多费心。你我都要各自保重,他日有缘,再把酒言欢。”
匡章用力地点点头,松开景程的手,说道:“好!师弟,后会有期!”
景程翻身上马,对着匡章抱拳行礼,随后带领着他的5ooo精锐,朝着程广大军所在的方向迎去,开启了前往饶安的旅程。
匡章站在原地,望着景程远去的背影,久久未曾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