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小燕文学>钢铁先驱 > 799新铁匠(第2页)

799新铁匠(第2页)

而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则出在学徒身上。

许多铁匠手下都有一到三名学徒,有些甚至多达五名或更多。自然而然地,一个问题便摆在了面前——这些学徒该如何安排?

学徒对于铁匠而言,绝非仅仅是额外的人手,他们是铁匠不可或缺的助手,是能够帮助铁匠打造出高质量、复杂金属制品的得力帮手。

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在法令颁布后的几天,由铁匠行会的代表们一同带到了亚历山大面前。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拜见亚历山大,希望能就此事提出抗议。

听完他们的诉求后,亚历山大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先,我要告知你们,在我的城市里,已然有一千名铁匠在为我效力。所以,对于你们所面临的问题,我并非一无所知。”

“倘若你们愿意,完全可以带着家人以及徒弟们一同前往我的城市。当然,旅途中所需的费用,需要你们自行承担。”

“而对于那些不想让家人搬家,或者存在其他阻碍的人,也无需担忧。我们每个月都会派遣一艘船,将你们工资的一部分送到你们家中。

你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收信件!如果这还不够,我们甚至还会给予你们一定天数的假期,以应对不时之需。我想,这样的安排已经足够慷慨了,对吧?”

亚历山大停下话语,转身环顾四周,看着众人脸上各种各样的表情。

确实,许多人的脸色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因愤怒和愤慨而涨得通红,逐渐变得更加苍白、柔和,仿佛在慢慢地接受这一既定的结果。

他们一开始那充满豪情壮志的话语——“我们不是奴隶,您不能像对待牲畜一样,用链子拴起来就把我们送走,我的大人!我们是自由人,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此刻,已然失去了大部分的威慑力。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少数固执的批评者,提及了他们对失去生意的担忧。

亚历山大对此只是轻蔑地挥了挥手,不屑地说道:

“哼!什么生意!我已经承诺每月支付你们3o维萨,而且是无条件地支付五年。你们不妨想想,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吗?”

“另外……你们担心生意会失败,完全是杞人忧天。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的城市里的客户数量,远远过你们在这里的客户。你们肯定听闻过我的城市——赞赞,你们平日里使用的优质铁矿石,皆产自那里。”

“所以我坚信,与其在这里埋没你们的才华,不如前往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而且,一旦你们归来,凭借在我那里积累的经验,你们打造出的产品必定会更加精良!”

“倘若你们还是不喜欢这样的安排……”说到此处,亚历山大的声音陡然变得异常坚硬和冰冷,仿佛寒冬的凛冽寒风。

“记住你此刻在与谁对话。我,是你们的领主。你没有拒绝的权利。倘若你想让民众知道,是铁匠行会激怒了领主,导致他收回三年免税的承诺,那你大可继续拒绝!”

在米德郡这座人口仅有三万的城市里,铁匠的总数约摸五百人。乍一听,这个数字或许并不起眼,但细算下来,竟接近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着实令人咋舌。由此可见,此地无疑是各类金属制品的核心枢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亚历山大深知铁匠群体对于城市展以及自身领地建设的重要性,故而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一方面,以丰厚的金钱与利益作为诱人的饵食,试图打动铁匠们的心;

另一方面,又暗中威胁,若有不从,便以驱逐甚至更严厉的惩处相待。这刚柔并济的手段,恰似一把双刃剑,对铁匠们而言,杀伤力十足。

面对如此局面,权衡利弊之后,绝大多数铁匠在重压之下,最终选择了屈服。毕竟,亚历山大所给予的条件,虽有胁迫之嫌,却也并非毫无吸引力。那棍棒的威慑与给出的诱人出路,使得敢于违抗领主意志的人寥寥无几。

然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怀揣着自己的目的,试图与亚历山大讨价还价。比如铁匠行会的领袖、财务主管之类的角色。

他们真正忧心的并非同行工匠的境遇,而是一旦顺从亚历山大的安排,他们将彻底失去手中的权力与影响力,那如同璀璨星辰般照耀他们的光芒,将就此熄灭。

可惜的是,他们的挣扎注定徒劳无功。在这场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中,他们未能赢得任何真正的支持者。

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实在拿不出任何能让亚历山大心动的筹码。普通铁匠们心里明镜似的,与城主作对,实在是得不偿失。

就像公会长平日里所宣扬的那般,为了“团结一致,保卫公会”,可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公会的口号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事实上,许多铁匠甚至故意对这些寻求支持的人冷嘲热讽。因为铁匠行会,并非如外表那般光鲜亮丽,实则内部充斥着诸多旧怨与隐藏的政治斗争。

比如说,对于那些不属于行会的商人,需要缴纳额外的税款。这一举措,正是铁匠行会极力游说推动的结果,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与利益。

当然,这一行为让众多铁匠心中极为不满,只是面对兰普男爵的权势,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亚历山大的出现,让他们有了另一种选择。尽管那些顽固的行会成员在与亚历山大会面后的几天里,四处奔走,试图召集更多的人来抵制这一决定,但随着既定离开的日子愈临近,他们的队伍却如沙漏中的细沙,逐渐变得空虚。普通铁匠们则更加明智地利用起时间,忙着收拾行装,准备踏上未知的旅程。

按照亚历山大的规划,这些铁匠将先独自跟随他前往目的地。待他们在暂赞安顿妥当,一切安排就绪后,如果他们愿意,便可以邀请家人前来团聚。

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缺乏足够的船只,无法一次性容纳所有人;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也希望这些铁匠能够先亲身感受赞赞这座城市的魅力,再决定后续的行动方向。

铁匠们总体而言,对这个计划并无异议。亚历山大为了确保计划顺利进行,直接存入一千罗帕尔,以帮助铁匠们的家庭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这一实实在在的举动,如同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就连那些原本对亚历山大只允许一名学徒跟随的决定愤愤不平的铁匠们,在亲眼看到黄金的那一刻,态度也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毕竟,承诺给予金钱只是口头之约,而亲眼目睹真金白银,那感受截然不同。许多人甚至对亚历山大能够信守诺言感到惊讶,在此之前,他们半信半疑,以为亚历山大只是在夸大其词,画一张大饼而已。

由此可见,装满金钱的袋子的分量,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天平上,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亚历山大为何只允许每个铁匠带一名学徒,这背后自有他的深意。

他希望借此为赞赞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更多学习技艺的机会,打破侯爵铁匠们对技术的垄断,让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门手艺,为赞赞的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除了铁匠们,还有一群人也准备踏上全新的征程,那便是城里的水手们。

这一消息,让铁匠们惊喜不已,他们心想,至少在前行的道路上,自己不会感到孤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